“星舰”刚升空4分钟,地面将其引爆,发生了什么?

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4月20日,在几天前推迟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舰”终于点火升空,进行了首次飞行测试。

按照计划,这次测试应该让火箭将飞船送到大约240公里的近地轨道,并飞行大约90分钟,最终让火箭和飞船分别在墨西哥湾和夏威夷附近的海洋着陆。不过在起飞4分钟后,飞船与火箭分离失败,最终由地面将其引爆,宣告了此次发射的失败。

“星舰”刚升空4分钟,地面将其引爆,发生了什么? 2(“星舰”空中爆炸)

关于这次失败的原因,目前SpaceX官方还没有给出答案,不过有网友称,这主要是因为超重型运载火箭的其中7个火箭发动机出现了故障停止了运行,从而导致了火箭的整体失控。

这也正是很多航天专家一直不看好“星舰”项目的理由——“星舰”火箭配备了33台“猛禽”发动机,但是量变并不一定能引发质变,只要其中有1台发动机出问题,“星舰”就可能发生灾难性事故。用增加发动机来打开通往浩瀚宇宙的道路,不仅不能解决困难,反而会制造更多的麻烦,这样的思路,其实是有问题的。

“星舰”刚升空4分钟,地面将其引爆,发生了什么? 4(SpaceX曾测试过29台发动机并联)

事实上,在现场观看发射的民众,以及SpaceX的CEO马斯克本人,似乎都对此次发射会失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在火箭点火起飞以及爆炸坠落时,现场都响起了相当热烈的掌声,并没有因为发射失败而失望;马斯克也在发射前预告称“不保证成功”,并在爆炸发生后不久在社交媒体上祝贺了SpaceX团队,说这次发射为几个月后的下一次测试提供了很多可供吸取的经验

“星舰”刚升空4分钟,地面将其引爆,发生了什么? 6(美国民众观看“星舰”发射)

而马斯克之所以这么乐观,主要还是因为,“星舰”是马斯克的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其火箭和飞船的恐怖运力、可完全回收并重复利用的想法、降低单次发射成本的尝试,都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马斯克的概念中,所有这些,都是在为未来“人类大规模移居火星”做准备

既然是前所未有,那也就代表着困难重重,面临着相当多的技术挑战,比如:

  • “星舰”的发动机是极为罕见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发动机,其开发难度本身就是目前航天发动机中的最高难度。
  • 目前的“星舰”超重型运载火箭是人类历史上体积最大、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但如何实现33台发动机的并联,并进行精确控制和协调,这是马斯克还没解决的问题。
  • 为了有足够的推力和节省成本,“星舰”了使用超低温的丙烷和氧气作为燃料,但这也带来了安全风险。如果出现高温、高压或高湿的条件,它的燃料就可能不稳定,从而影响“星舰”的发射安全。
  • “星舰”为了降低成本使用了不锈钢箭体,这个设计方案能否可行目前还无从得知,不排除会在“Max-Q”(运载火箭承受最大压力阶段的考验)时空中直接解体爆炸。
  • 如何让飞船和火箭在海洋上实现软着陆,并精准回收,SpaceX目前还没有一个真正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星舰”刚升空4分钟,地面将其引爆,发生了什么? 8(“星舰”使用的猛禽发动机)

也因此,此前,“星舰”已经因为各种原因爆炸了10次,连马斯克自己都说,他对“星舰”火箭的成功率不抱太大的期望,但他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冒险。

当然,他也确实有底气说这个话,因为“星舰”的经费、人员、技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都是NASA出的。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马斯克曾表示,他预计整个“星舰”火箭的研发成本在20亿至30亿美元之间,可能会有上浮,而NASA此前已经选择了“星舰”作为其重启的登月计划的登月器,并与SpaceX签订了合同,向其支付了“星舰”开发和两次飞行任务的费用共计29亿美元,与马斯克预测的数字几乎相当。

“星舰”刚升空4分钟,地面将其引爆,发生了什么? 10(“星舰”登月概念图)

另外,美国CNN还报道称,NASA派出了人员进驻SpaceX,为“星舰”的开发和测试提供技术指导和监督,双方也在合作研究如何让星舰适应火星的环境和挑战。

“星舰”刚升空4分钟,地面将其引爆,发生了什么? 12(“星舰”就是美元堆出来的)

客观来说,“星舰”确实是个在给人类探索太空积累经验。但是,因为“星舰”项目的激进,不少美国人,甚至一些NASA专家,都对马斯克和这个项目多有批评。他们中的不少人都认为,马斯克或许很会讲故事、很会炒概念,但他不能靠讲故事就让火箭飞上天,他们觉得,美国还是应该从最近的月球开始好好探索,然后再说探索移民火星的事,否则步子迈得太大,太容易抻着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商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315965.com/n/56968.html 聚才发 母婴好物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1
下一篇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3

相关推荐

  • 王小川又怼起了李彦宏

    王小川又怼起了李彦宏。 他在采访中反驳李彦宏观点的内容片段截图今天在圈子里流传,既抓眼球,又让人惊愕。 其实,这是他第N次怼百度了。 又和李彦宏“杠”上了 称媒体采访的是平行世界的李彦宏 百度,或者说李彦宏至于王小川来说,可能恰好就是他无法释怀的“疙瘩”。近年来,王小川屡次三番“辣评”百度。而今年百度、王小川前后脚宣布入局大模型事业后,王小川又针对李彦宏的观…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2
    14
  • 宁德时代发布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 500Wh/kg,今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IT之家 4 月 19 日消息,在 2023 上海车展上,宁德时代发布创新前沿电池技术 —— 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 500Wh/kg,创造性地实现电池高比能与高安全兼得,并在今年内具备量产能力。 据IT之家了解,凝聚态电池是航空级电池,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表示,宁德时代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的标准与测试,满足航空级的安全…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2
    14
  • ChatGPT大封号!亚洲成重灾区,网友:不要登录!

    “不要登录ChatGPT!” “暂时远离人工智能和ChatGPT概念板块高位股!” 就在这两天,一些关于ChatGPT的疾呼突然在各种社交平台和群聊刷屏了。 而看到这些消息的用户更是感到前所未有的惶恐。 因为导致这些声音出现的原因是——ChatGPT正在悄无声息地大规模封号。 很多人看到消息后尝试登录,就发现自己的号已经不在了。 想要重新注册一个?没戏,官方…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2
    14
  • 工信部:必须使用C口!库克:好!iPhone15依旧采用“加密接口”

    自从华为“退出”手机业务以来,高端手机市场就逐渐被苹果一家独大。并且在失去了华为的牵制之后,苹果更以优越的性能和设备技术的领先赢得了消费者的喜欢。但与此同时苹果也更加肆无忌惮,挤牙膏似的更新让消费者很难接受。 2022年全球手机消费市场苹果就占据了18%的市场份额,营收更是高达48%,使得苹果有着足够的底气可以与对手竞争。与此同时2022年第四季度苹果更是以…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2
    14
  • 荣耀80 Pro跌至“新低价”,12GB+256GB+1.6亿像素,不必等618了

    荣耀80 Pro跌至“新低价”,12GB+256GB+1.6亿像素,不必等618了 熟悉荣耀的朋友都知道,荣耀曾经背靠华为,属于华为的子品牌,只不过现在的荣耀已经不再是华为的子品牌,而是全新的独立运营品牌,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更好的发展,荣耀的产品线也变得更加丰富,不过和友商竞品相比,往往会有一种溢价虚高的错觉,因此某些网友给荣耀手机贴上了“高价低配”的标签…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2
    14
  • 华为首届开源鸿蒙 OpenHarmony 开发者大会 2023 定档 4 月 19 日

    OpenHarmony 开发者大会 2023 将于 4 月 19 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将有行业大咖分享操作系统和开源的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开发者可结识同行了解最佳实践,与社区技术专家互动交流,抢先获得开源鸿蒙 OpenHarmony 系统、技术和工具的最新动态。 相关文章俄罗斯自主CPU供不应求 偷偷进口x86中科院原院长白春礼: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2
    14
  • 陈根:自我意识正在觉醒,人类还拦得住人工智能吗?

    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研究结果表明,GPT-4 的心智理论,已经超越了人类。GPT-4 可以利用思维链推理和逐步思考,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心智理论性能。其测试表现已经优于真人,在推理基准测试中 AI 准确率可高达 100%,而人类仅为 87%。其实人工智能在知识层面超越人类是很正常,也是必然到来与发生的事情。 从本质层面而言,我们人类智能与机器智能,两者之间的差异只在…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2
    14
  • 张文宏谈新建“临床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早预检早预警

    3月31日,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与迪安诊断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临床病原微生物网络实验室”。

    2023年4月3日
    22
  • 百度文心一言被抄袭!还收费198元/年,把我看麻了

    以往人们对AI领域还有不少质疑,比如距离普通人太遥远、上手使用门槛极高等等。 但ChatGPT出现以后,一举把咱们对AI那几大关键质疑给打破了。 首先是易用性,虽然ChatGPT听着很高大上,但用户体验却无比接地气。 官方最早是把它做成了“聊天机器人”,并免费公开给网友使用。 图源:OpenAI 用户只需把想知道的问题发过去,ChatGPT很快就能从数据库中…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2
    14
  • 为什么我放弃了有道云笔记,选择了 Obsidian

    前言 在经历过数次笔记丢失后,我在 17年开始使用云笔记软件,最初是用的 印象笔记,2年后有道云支持了 markdown 语法于是迁移到有道云,在使用有道云4年并贡献几百块年费后,我想说我受够了,这不是我想要的云笔记。 放弃有道云 最初我使用有道云时,满眼都是优点,比如好看的 UI,流畅的体验,好用的全局搜索,网页截屏,全平台同步,最深得我心的是其开始支持 …

    2023年4月21日 下午6: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