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卖课的,谁还能用AI赚到钱?

除了卖课的,谁还能用AI赚到钱? 2

前些日子,一张“教人用ChatGPT赚钱周入百万”的表格在社交平台上疯传。前五名的收入预估皆超百万元,数据来源知识付费App“知识星球”。

不过,表格前列的这些人,自身就是较为有名的知识博主,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比如表格榜首,靠售卖公众号写文能力的“粥左罗”的《ChatGPT AI变现圈》,运营42天,成员1.19万人,标价279元。而据其公众号发布的最新榜单,前四名成员邀请人数就超过了1000人。

类似这样的,教你怎么“用AI致富”的课程层出不穷。价格低到九块九,高到上百过千,丰俭由人。可见,追风口时,“做挖金矿的,不如做卖铲子的”理论被大V们吃得透透的。

靠倒卖信息差,卖课致富,是AIGC领域最直接、也最底层的“搞钱”方式。趁火割韭菜,用分销“拉人头”,利用人们“不学就会被落下”的生存焦虑,来填充自己的钱包。

但在生成式AI的应用场景和商业化还处于初期的当下,对普通人来说,AIGC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什么?我们跟几位不同程度使用AI的朋友聊了聊,他们如何看待生成式AI带来的潜力?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市界」经整理发布:

浅度用户:常常,100天小红书涨粉14万

“做了三千人分享后,有人直接问我如何‘割韭菜’”

我算得上是“知识星球”老用户,看得出来,当下最直接的三种变现方式:卖课、卖解决方案、做社群收会员费。

去年10月份开始,我做了一个英语教育赛道的小红书,100天内涨粉到14万。因此也在3000人的社群中做过一次,名为《ChatGPT,小红书的创作利器》的分享。

但实话,ChatGPT给我的帮助有限,顶多帮我选选标题,优化下正文。后面我就发现,有人把这两件事强关联起来,好像用了AI,小红书就能做得起来,就能创作出爆款笔记,这在逻辑上并不成立,违背了事实。

有市场,有需求,才会有这些鱼龙混杂的提供方。一个共性刚需是,大家就想赚钱。不断有人来问我,我没有ChatGPT的知识,怎么在小红书上尽快变现?

除了卖课的,谁还能用AI赚到钱? 4

▲知识星球上排名前列的“ChatGPT变现课程”;图源:知识星球

我有点哭笑不得。这么着急赚钱,要么你就去买大V的课,去做分销,要么你就去做组局者,利用信息差教人怎么用。我当时只是分享了自己的用后感受,发了一天,就有一百多人,陆陆续续来加我求教。

我间接赚到钱的方式是,在知识星球上“生财有术”这个社区,把自己使用的经验和教程发出来,会在社群里有奖励机制,积攒社群积分,积分可以兑换成现金,分享经验,这么赚到了五位数。

圈子里流传这样一句话:“天天工业革命,夜夜文艺复兴。”这个圈子的产品,层出不穷。想法、创意、各种信息日新月异,用就用最好、最顶端的工具。个人是没时间把所有大模型都摸透的。通义千问、文心一言那些我都试用过,但没像用ChatGPT一样,养成习惯,什么事情都丢进去问一下。

我原来是做产品经理,辞职后为自己打工。我的一个判断是,技术的发展,会导致人类的自我价值缺失感,“空心病”越来越严重。所以现在做自媒体,也是想帮助人们去找到自己的“作品”,找回真正的、非工具化的自我成就感、价值感。

AI可能会是一个“解放”的开始。

中度用户:@不存在的脑洞小剧场

“三天画出AI漫画后,收到了N份工作邀请”

我只是觉得这件事很好玩,让我快乐,我才去做的。

我从小就学画画,主业是做广告的。Midjourney出来后,我很兴奋,一天之内就想到,诶,我是不是可以用它来画漫画?不到一周,第一篇自己设计的AI短漫画就出炉了。

我在小红书发出第一篇漫画作品后,数据爆了,陆续就有人找我。有让我开班的,有让我画电影海报的,还有动漫公司让我加入他们的IP计划,让我去画长篇漫画。

我知道这是一些潜在的商业机会,但我都没回,万一对方开了一个无法拒绝的价格,就很尴尬了。我不想失去初心。

我的自我定位,是一个AIGC自嗨家,像是用AI去做一些观点的表达。这件事能让我快乐,让我能把以前无法“立刻实现”的创意想法落地,我并没考虑到,要用来赚钱。真正商业化了,就不一定能让我快乐。

而且,现在用AI画漫画也挺费劲的,长篇漫画对人物连贯性要求更高。要控制AI去保证每次生成的人物保持一致性,很不容易。比如我的第二篇AI漫画,主角是一个十岁左右、黑色短发、穿红帽衫的亚洲小男孩,你想想,这能生成多少种形象?

除了卖课的,谁还能用AI赚到钱? 6

▲图源:@不存在的脑洞小剧场

但也说不准,AI实在是进化太快了。我画到第三篇时,发现Midjourney对人物连续性的控制难度就下降了起码一半,版本持续更新,门槛就会持续降低,最后也许就变成像摄影一样(简单)。

在智能手机出现前,拍照、摄影是少数人的“特权”,那现在,人人能享受拍照乐趣,但也依旧还有专业摄影师。所以专业者们的担忧没有那么大必要。

我觉得,这些AI工具像一个助手,把我之前感兴趣的、擅长的领域,像触角一样粘合在一起。原来我可能想到一个故事,一个画面,没办法那么快就把它具象化,但借助AI,很快就能做出来。后续我还做了《老友记》、《哈利·波特》等著名作品的人物漫画形象、做了品牌的“潮鞋化”、做了潮玩手办……

至于对艺术领域的冲击,反而是好事。普通人也不用觉得说,艺术有多么高高在上,不那么高不可攀了。人人都可以享受表达的乐趣。

我也有加入一些AI绘画群,群里目前“用AI赚到钱”的变现方式,无非是拍电商模特图、制作低端网页之类的,我觉得很无趣,不是观点的表达。

我能理解AIGC对苦苦学画的人的冲击,学画不只看天赋,也很看后天努力。现在AI似乎一下就否定了你多年苦学努力。但我很赞同的一句话是:AI就像千军万马,需要有一个王,指挥去打哪儿,否则不过是一群散兵。

别再焦虑了,去做AI的王吧。

深度用户:野菩萨

“公司新设了AI部门,用AI分享筛选‘创意素人’”

我们本身是一家业内知名广告公司,去年11月Midjourney火起来时,就敏锐意识到,需要转变思维了:AI一下拉平了专业创作者和普通人的门槛。尤其是,广告行业的核心是创意,而非执行。那未来,可以尝试群体创作支持专才创作。

于是,先是设立了AI部门,去训练自己的小模型,设计了一个自己的AI文本对话网站,有做教培课程,也在做社群。

最直接的,是层层递进式的“筛选”:先是在小红书上发帖,吸引来对AI作画感兴趣的人,设立每日挑战,两天出一个题目,把画的最好的前三名拉到一个小社群,用积分制绑定、留存住他们,再进一步筛选,扔出一些外包商单,让大家比稿。现在核心创作者就有200人,外围的更多。

这些“创意素人”的奇思妙想有时让我们这些专业人士会感慨:幸好自己是评委,不是坐在下面的那个。这也印证了我们当初的判断:未来广告行业,一群人创意一定比一个人好。

教培课程是1000元,3周12期的集训课,后续可能还会出价格翻5-10倍的课。市面上绝大多数课程是“教范式”,是教人怎么用AI“填空”。但我们的课程,要教审美,教艺术史,是基于美术领域的提示词工程,不是所有人才能跟下来。有的人本来想上实操课,硬被带着上了思维课。我们允许退课,设高价也是为了筛选合适的人。三期下来,有上千号人。

这些“学员”中,有二十多万粉的小红书插画博主、大型设计公司老板、游戏界“老兵”……80%的人都是相关从业者,有自我提升需求。越是行业顶尖的人,越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

后续也有学员发来反馈,不是拿来赚快钱、再分销割韭菜,而是实打实改变了自己原先的工作流程,或者探索出新的可能性。比如,有用AI生成的图落地做了广告海报,有帮珠宝公司去做前期概念设计图……

我们自然也有直接用上。今年3月,我们接了飞书的创意先导片,花了11个小时就做完了原先需要2周时间的片子。但像这种需要用“先进”概念打造行业优势的公司,比较少。客户更为普遍的态度是:可以接受在流程中用AI,但不可大吹大擂,以此为看点。

除了卖课的,谁还能用AI赚到钱? 8

▲中国首条AIGC广告,所有素材由AI生成;图源:飞书预告片《探》截图

有的是出于法务风险考虑,有的是品牌调性不符——比如,本来就主打“百年手作”概念,怎么允许用这种“科技”来做宣传?但慢慢也在变化,我们有接触到老牌消费企业,也愿意用AI来做。

价格方面,客户并没有因此要求降价。能找专业广告公司的,就是认可“创意”的价值。所以不必担心“AI抢饭吃”,省出来的时间,我们可以花在更值得思索的事上。AI其实解放了一部分生产力,那些,有了AI干活,就直接把人开掉的公司挺没远见的。

任何领域,先跑出来一定是顶层的和底层的,中间层往往最尴尬。顶层的比如说可口可乐,用上了AI生成的概念片,可以探索一些形而上的玩法,底层的就为降本增效,怎么便宜怎么来,比如淘宝店那种直接AI生产餐饮概念图、AI批量制作模特图,价格很低。

目前行业就在一个“顶层、底层开始用,中间层还在观望”的阶段。我们课程群中,也有同行进来“学习”,往后肯定是对手。但我们不在意。现在整个行业还处在一个“百米赛跑发令枪都没响,还在摆姿势”的阶段。

大家现在学的,并不是怎么用AI绘画,本质上是学会跟AI对话的能力。AI有自己的语言逻辑和沟通技巧,不同AI都有自己的沟通技巧。作为人类,如何提问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才是关键。

未来谁能提出好问题,谁才能做出好创作。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商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315965.com/n/60726.html 聚才发 母婴好物

(0)
上一篇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1
下一篇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4

相关推荐

  • 最火五一旅游: 通宵不睡觉的“特种兵旅游” 每天花费仅百元

    [ 旅游升温拉动了酒店和其他相关消费。携程等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超过70%。 ]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特种兵旅游”、淄博烧烤、亲子游等成为热词。 所谓“特种兵旅游”是一些游客以超级高的效率短时间内打卡多个景点,且全程所耗费用较低,一路比较奔波且需要较好的体力和独立旅行能力,所以被称为“特种兵旅游”。 孟伟是山东财经大学旅游管理…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3
    11
  • 美联储如期加息25个基点至5%-5.25%,暗示或将暂停加息

    北京时间5月4日凌晨2时,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由4.75%-5%上调25个基点至5%-5.25%,符合市场预期。这是美联储自去年3月以来连续第10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25个基点。 自美联储2022年3月启动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累计加息幅度已达500个基点。从加息节奏来看,单次加息由25个基点逐步提高至75基点,并在75基点的水平上连续加息4…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3
    11
  • 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降温!3月职位空缺创近两年新低

    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继续下降,创下2021年5月以来最低。数据表明,在经历了美联储长达一年的货币政策紧缩后,经济明显降温,劳动力市场正在慢慢恢复平衡。 美国3月JOLTS职位空缺959万人,不及预期的约977万人,2月前值从993.1万人上修至997.4万人。 上个月的数据显示,美国2月职位空缺数自2021年来首次降至1000万大关以下。1-3月的最近…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3
    11
  • 美联储官员“放鹰”:年内不会降息 如有必要可能进一步加息

    当地时间周一(5月15日),亚特兰特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反驳了金融市场对美联储今年降息的押注,并警告称,如果通胀比预期的更加顽固,决策者可能不得不进一步加息。 在5月利率会议上,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5%-5.25%。自去年3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经累计加息了500个基点,市场普遍认为,该央行这轮加息周期已经结束,甚至有不少…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3
    11
  • 春季文旅消费暖 赏花露营亮点多

    春风和煦,万物复苏。眼下,多地迎来踏青好时节,人们出游需求旺盛,赏花游、露营游等热度攀升,“夜场赏花”“露营+”等创新供给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不少地方密集开启春季文旅消费季,加快推动产业融合,进一步提振文旅市场。 春季出游热度大增 “我每年春季都会来这里。樱花、桃花陆陆续续都开了,在长椅上坐着就能闻到花香。”在北京玉渊潭公园拍照的张奶奶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3
    11
  • 陈湘宇:“创梦天地”的创业故事

    分享一篇关于《创梦天地陈湘宇:“切水果”引路人如何应对“吃鸡” | 联想之星十年十人》,文章来源创业邦微信公众号。   2018年,联想之星迎来了成立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十年,对于一家本土早期基金来说,是值得驻足回顾的节点。十年,联想之星与200多家被投企业、900多家星友企业共同走过了创投圈最为激荡的岁月。   志同道合,风雨携手。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联想之…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3
    11
  • 至少10家房企发布停牌公告:核数师空缺、核心人员离职等原因致年报难产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佳源国际控股(02768.HK)、上置集团(01207.HK)、汇景控股(09968.HK)、上坤地产(06900.HK)、大发地产(06111.HK)、新明中国(02699.HK)、祥生控股集团(02599.HK)、粤港湾控股(01396.HK)等房企,以及康桥悦生活(02205.HK)、佳源服务(01153.HK)等物企均已停牌,以待刊发2022年年度业绩。

    2023年4月3日
    29
  • 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 锂资源够用吗?

    中新网4月17日电(中新财经 葛成)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拉动下,我国动力电池装机规模屡创新高。作为锂资源的消耗大户,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发展,会对锂资源带来什么影响?相关原材料的价格趋势如何? 在4月16日举办的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先导活动“云上宜宾”高端对话上,多位业内专家从业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认为,全球锂资源供给没有…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3
    11
  • 人民网:正视电子竞技产业的价值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收入达1445.03亿元,电竞用户规模约4.88亿人,在产值规模、用户人数、发展速度等方面稳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竞市场。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竞产业有序发展所呈现的价值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 首先,电子竞技与前沿科技联系紧密,可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协同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的研发降低了体育项…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3
    11
  • 重磅!融创深夜发布,事关600多亿债务重组!

    在近期刚刚实现复牌的融创中国近百亿元境外债务重组事项迎来新进展。4月20日,融创中国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其本金总额为90.48亿美元(超600亿人民币)的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截至公告日期,占现有债务超过75%的持有人已递交加入重组支持协议的函件。在市场人士看来,该公告的发布意味着,融创中国境外债务重组已实质性完成。“得到75%以上的债权人支持,不仅意味着本次重…

    2023年5月4日 下午1: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