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建地铁,大建高铁,“紧日子”不是这么过的

越是“过紧日子”,越要好钢使在刀刃。地铁高铁,都要算好经济账,把好财务关

停建地铁,大建高铁,“紧日子”不是这么过的 2

文丨关不羽

近期多地传出地铁项目被砍的消息,最受瞩目的莫过于深圳,地铁五期的最新规划,缩减了4条地铁线路。多地盼望通地铁改善通勤的“远郊族”深感失望。

正如很多评论所指出的,地铁纷纷落马,是地方财政吃紧,要“过紧日子”了。

城市地铁建设“凉凉”,今年的高铁建设却是热火朝天。媒体报道,一季度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5.5亿元,同比增长6.6%,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既然是“过紧日子”,各地砍地铁、全国大上高铁的经济账应该算一算。

地铁到底亏多少

中国共有四十多座城市拥有地铁,界面新闻统计其中24城地铁公司2021年的财务数据显示,仅杭州、西安两城账面显示净亏损。

这多少有点“反常识”。因为众所周知,全球范围内,绝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都是赔钱的。难道中国地铁运营商特别“能打”吗?这倒也不是。地铁公司除了运营收入外,还包括了政府补贴。扣除补贴还能实现盈利的仅有深圳、广州和武汉三城。也就是说,21城的地铁实际上是需要地方财政养的。

各城市的补贴力度相差很大,北京地铁的政府补贴高达214.66亿元,独一档。另有11座城市的政府补贴在10亿元以上。

停建地铁,大建高铁,“紧日子”不是这么过的 4

由于国务院对各地的地铁项目申报设有严格的财政门槛,能够建地铁的城市都有较高的财力,每年补贴10亿元以下大致可以认为负担不算过重。但是,补贴10亿元以上的,也不见得是“养不起”。

比如北京2021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将近6000亿元,214亿元补贴地铁,仅占预算收入的3.5%,也不算多大负担。考虑到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市民出行高度依赖地铁,214亿元补贴可算是“花小钱、办大事”了。

当然,各个城市的情况不同,不能都和北京比,肯定有些城市花了太多钱养地铁了。但是,24城地铁的政府补贴总额不到700亿元,大致估算全国各地养地铁的财政支出加在一起,最多也就1200亿左右。和高铁比,这真不算什么。

高铁的社会效益没有想象的那么高

中国高铁系统,亏损和补贴装在了很多“篮子”里。政府补贴的来源也较为复杂,部分线路还有地方政府补贴。因此,很难完整统计。不同的分析估算数字从5000亿到20000亿,相差很大。好在行业龙头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铁”)的财务数据,可以作为分析测算的依据。

2020年,“国铁”公布了半年财务数据,半年亏损955亿。这意味着一年要亏损近2000亿元,平均一天亏5亿。其实,国铁的巨亏并不让人意外,巨大的债务负担。2022年上半年,国铁负债达到了6万亿元,按5%的利率计算,每年仅利息支出就要3000亿元,而国铁总营收也就1万亿元出头。如此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亏才怪。

以国铁的财务数据,中国高铁每年亏损应有数千亿,网传的5000亿未为无据。

分析高铁各个线路的盈亏情况,中国高铁系统的财务状况也不乐观。中国十六条干线中,京沪线是唯一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城际高铁线路中,仅有京津、沪宁、沪杭、宁杭和广深6条线路能够实现盈利。也就是说,中国高铁4万公里总里程,具备盈利能力的不到3000公里。

停建地铁,大建高铁,“紧日子”不是这么过的 6

图/图虫创意

或许有人要说,高铁虽然亏得多,但是客流量大,作为基础设施的社会效益更高。衡量公共交通基建的社会效益,客流量的确是重要的指标。然而,全国高铁的客流量是远远比不过地铁的。全国高铁一年的客流量为7亿人次,北京地铁日均客流量1千万人,一年30亿人次以上。保守估计,全国地铁每年的总客流量也要达到百亿以上。

或许还有人要说,高铁还有货运贡献啊?这是双重的误解。

首先铁路运输是人货分离,高铁是以客运为主,货运量很少。

其次,国内陆地运输的主力不是铁路,而是公路。2020年铁道统计公报,全国铁路完成货物总发送量45.52亿吨。同年,公路货物运输量为342亿吨,是铁路的7.5倍。因此,高铁的货运功能不必高估,且没有多少提升空间。

总之,中国高铁的经济代价很高,社会效益却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全国地铁每年上百亿人次的客流量,其民生功能的社会效益不该被低估。

算好经济账,把好财务关

当然,高铁和地铁的分析比较,并不是主张“上地铁,下高铁”。大型基建项目,一窝蜂地上和一刀切地下,都是有害的。什么该上,什么该下,都应该严格经济核算、客观分析社会效益。

衡量的标准可以严格,但要一碗水端平。上高铁项目时,只讲“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回避经济核算、夸大社会效益。下地铁项目时,却是财政门槛设置苛刻,不讲民生工程、城市公共服务升级的社会效益。如此“双标”,会导致基建投资的资源错配。

目前的经济形势下,高铁和地铁的投资立项,都应该优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经济效益核算。

高铁和地铁同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明显的共性。经济发达地区都存在基建需求的缺口,相应地是基建投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更好,应该优先,甚至适度超前。比如深圳这样财政基础扎实,有良好的地铁运营业绩的超一线城市,多造几条地铁,又有何妨?

停建地铁,大建高铁,“紧日子”不是这么过的 8

图/网络

反之,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开山架桥的高铁大工程,能实现盈利吗?高铁项目应该参照地铁申报的标准,设置经济指标、经过区域人口密度、预计客流量的门槛。

总而言之,越是“过紧日子”,越要好钢使在刀刃。地铁高铁,都要算好经济账、把好财务关。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商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315965.com/n/58514.html 聚才发 母婴好物

(0)
上一篇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1
下一篇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3

相关推荐

  • 设市以来首次!深圳常住人口负增长!

    5月8日 深圳市统计局发布了 《深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数据显示 中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人口数量也出现下降 引发广泛关注 通过这组数据能看出什么? 一起来关注 数据 深圳去年常住人口减少1.98万 此前10年间增加了700多万 数据显示,深圳全市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 1766.1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 583.4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
  • 抢占对华合作先机,澳大利亚当地正在掀起“中国热”

    今年以来,国际机构纷纷上调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测算,中国经济复苏有非常强劲的动能,中国将在今年贡献全球经济增长的约1/3。随着中澳关系向好发展,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官员和企业高管争先恐后地前往中国,抢占对华合作的先机,澳大利亚当地正在掀起“中国热”。 新华社资料图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记者最近在当地明显感受到,有越来越多的…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
  • 网络付费课程怎么创业赚钱?

    这两天研究了几个付费课程赚钱平台,发现睡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现在用户的付费意愿比起早些年强了很多。尤其是对于有价值有需求的内容,付费意愿更强。   相对于实物电商,七哥个人更加倾向于虚拟电商。因为他免去了传统电商所有的BUG。你只需要将付费课程打造好,后面需要做的就是视频包装、精准营销。那么怎么通过知识付费创业赚钱?   一、哪些人再做付费课程?   从罗辑思…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
  • 躲避创业损失的唯一办法是什么(规避和防范创业机会陷阱的措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投资或者创业一定是以安全边际为第一原则,这个安全边际呢,不是说不去行动,而是一定不要带着赌徒的心态去进入市场。你发现由于认知能力和心态的不同呢,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事情的时候,得出来的结论也会截然不同。比如面对同样的投资活动,对一些人来说呢,就是盲目的赌博,而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呢,则是在价值观和逻辑驱使下的必然行为。那你说盲目的赌博会不会…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
  • 烧烤火了楼市“爆了”,淄博3个月卖房121万平米

    淄博禧悦学府项目网络信息。 截图自某中介平台 一串烧烤的本事究竟有多大?4月26日,淄博向广大游客朋友发出了一封“劝退信”,表示“五一”期间中心城区的酒店已基本售罄,客流量已超出接待能力,建议游客错峰出游,打出时间差,换得舒适度,并极力推荐了山东的其他城市。 这场热度最初的起源地是“抖音”。大约春节过后,有多位抖音用户晒出了吃淄博烧烤的视频。在视频画面中,顾…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
  • 突发!“千亿锂王”宣布:海外买矿交易终止!

    天齐锂业(002466)澳大利亚添购新矿计划受阻。 4月20日晚间,天齐锂业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Essential Metals Limited(简称“ESS”)100%股权事宜未获ESS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前述交易终止,且协议双方均无需承担赔偿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ESS的锂矿石资源量为1120万吨,品位为1.16%,合计为12.9万吨氧化锂当量…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
  • 金融科技领域继续充满竞争和戏剧性

    欢迎来到 交汇处!如果您在收件箱中收到此邮件,感谢您注册并投下信任票。如果您正在阅读我们网站上的帖子,请 在此处注册,这样您以后就可以直接收到它。每周,我们都会看看前一周最热门的金融科技新闻。这将包括从融资轮次到趋势到对特定领域的分析再到对特定公司或现象的热门话题的所有内容。那里有很多金融科技新闻,我们的工作是掌握它——并理解它——这样你就可以随时了解情况。…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
  • 拜登将限制美企对华投资?A股巨震!超4300股下跌,外交部回应:赤裸裸的经济胁迫和科技霸凌

    4月21日,A股全天震荡走低,三大指数均大跌。截至收盘,沪指跌1.95%,深成指跌2.28%,创业板指跌1.91%,科创50指数跌超4%。两市超4300只个股下跌,超170只个股跌超9%,数据要素、ChatGPT、算力等方向领跌。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76.19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42.27亿元,深股通净卖出28.92亿元。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2178亿,较上…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
  • 支付宝:今年超百亿资金资源专项支持服务商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29日,支付宝平台宣布,升级生态服务商助力体系:通过技术支持、产品开放、培训体系、流量开放、现金和政策助力、市场推广资源等6大支持,帮服务商实现快速冷启动、精准获客和提高商业变现能力。   据悉,整个助力计划现金部分加上流量扶持等政策,整体预计超过100亿。另外,平台与服务商全年计划共建1000个有规模化商业潜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
  • 如何让职校生“就业升学两不误”

    光明日报记者 晋浩天   求职路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从职业院校走向社会,从学校实训中心走向企业、工厂;他们手握技术,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薪酬待遇却不尽如人意……   他们,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日前公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22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467.94万人,而高职(专科)招生538.98万人,另有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

    2023年4月23日 下午4:4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