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中学2022年新录用11名教师,其中7名毕业于清华、北大
1名毕业于上海交大,1名毕业于北师大,两名毕业于华东师大
网友:名校毕业生正在向2、3线城市的中学扩散呀!
小编想说,宇宙的尽头究竟还是编制呀!
01 名校毕业生正在二三线城市的中学扩散
前些年,北大、清华硕博扎堆入职深圳中学,
后来又扩展到成都、武汉、杭州这样的一线城市
如今又一次扩展到2、3线城市
上文所说的温州中学11名老师,除了毕业于名校,
其中2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毕业,还有一人在nature子刊上发表过论文
不仅是温州中学,位于江苏淮安的楚州中学,2022年招聘了22名教师
其中15名来自北京大学,
看来名校毕业生进入2、3线城市中学或将成为大的趋势。
江苏淮安
02 名校生进中学是理性选择呀
小编觉得,清北毕业生进2、3线城市的中学工作,是一个非常理性的选择
(1)首先收入高
这里的2、3线城市,一般是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省会)的城市
老师的待遇普遍比较高,
记得前一段时间江苏一所中学在南京大学招聘就开出了30多万的年薪;
(2)其次在中学做老师工作稳定
进入中学教书,必然会获得编制
有了编制,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虽然不会大富大贵,但是小日子应该过得还是很幸福的。
03 相比在企业工作 ,体制内的生活确实很幸福
当前经济下行,确定、稳定的就业或许是毕业生的最优选择
我想到前两天在某音看到,一名43岁的北漂大哥
毕业于北京某名校,在外企从事IT业
年薪45万,因为已经没有升职空间
也很担心考评体系优化,
在北京贷款买的房,也没有成家
他很焦虑,因为40岁那年他曾失业很长时间
如今,这位大哥开始考虑养老问题了
小编想,如果再给这位大哥一次机会,或许他会选择在体制内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04 写在最后
(1)名校毕业生超2、3线中学挤,应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可以提高中学的教学质量,只是你让众多的师范毕业生去干什么呀。
(2)这两年体制越来越热门,一些热门岗位报录比都在几十:1,甚至100:1,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3)只是大家都想做分蛋糕的那个人,没有人愿意进入企业创造财富、技术创新,这个社会怎么进步呢。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商机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315965.com/n/34960.html